攀“科技高枝” 筑“创新高地”
——湘潭市积极推进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综述
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超
作为我国最优秀的科学精英和学术权威,院士被誉为引领创新发展的航标、创新资源的富矿和城市人才的窗口。
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湘潭市共建成院士工作站4家(注:湘潭原有16家院士工作站,因政策原因,保留4家),柔性引进高端人才131名,7个院士专家团队长期与企事业单位保持密切合作联系,形成了“直接无缝对接、双向内生驱动、跨界协同创新”的良好局面,为湘潭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闯出新路子
为企业创新发挥巨大作用
湘潭院士专家工作站犹如桥梁,一边连接企业等建站单位,一边连接院士专家等高层次科技人才。
这座“桥”的第一块砖,可以回溯到2012年——从那时起,市科协开始推进院士工作站的建设。随后,湘潭市成立由市领导挂帅的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工作协调小组,出台《湘潭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等支撑政策,“造桥行动”正式启幕。
2012年6月,湘潭经开区内的湖南金海钢结构股份有限公司建起湘潭市首家企业院士工作站。
企业董事长曾勇告诉我们,2012年前,公司和行业内多数企业一样,沿用的是传统生产线,设备老化、工艺落后,发明专利一直“吃零蛋”。
市场瞬息万变,不与时俱进就会被淘汰出局。“我很急,到处找建筑结构科学领域的专家谋求合作。”曾勇说。经多方联系,企业请来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克俭及其创新团队,成立湖南金海钢结构有限公司马克俭院士工作站。
“马院士及创新团队在公司的发展方向、项目把关等重大问题上起到重要作用,避免公司走弯路,也规避了不必要的经济风险。”曾勇介绍,依托马克俭院士及创新团队在空间钢网格盒式结构、空间板式、壳式及巨型钢结构、住宅钢结构及其配型材料、桥梁钢结构等领域的技术成果,他们放开步子大胆创新,现如今企业已取得授权发明专利12项,新型实用专利59项,其中“装配整体式多层大跨度双向多跨空间钢网格盒式结构建筑”发明专利填补了国内外空白。
还有一些院士工作站则建在产业发展的初期。
6月9日,在湘潭高新区的湖南西交智造科技有限公司,一台3D打印机正在打印一名患者的身体模型,模型将用于手术模拟,为该患者实际手术提供参考。
湖南西交智造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谭振国在介绍卢秉恒院士工作站时,十分自豪地谈及卢秉恒院士对企业发展的指导:“作为我国3D打印领域科学技术的顶级专家,他和团队进入企业后,就以高深的专业视角、广阔的世界眼光、前沿的科学理念,为企业的发展方向、重大科技项目以及管理方式提供‘锦囊妙计’。”
谭振国告诉我们,依托卢秉恒院士湘潭工作站的人才优势,自2017年建站以来,企业已取得发明专利5项、实用性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10项、商标注册4项。同时,在市科协帮助下,湖南西交智造科技有限公司卢秉恒院士湘潭工作站与市一医院科研团队联合发力精准医疗领域,成立增材制造医学临床应用创新中心和3D打印医学临床联合实训室,目前完成近百例病例合作。
“一位院士及他所带来的高端人才团队,意味着创新资源的集聚,将推动某个行业乃至某个地区形成自主创新热潮。”市科协相关负责人举例,通过马克俭院士及其创新团队的智力引领,湖南金海钢结构股份有限公司年产值达到了20亿元,业内排名也从建站初期的16位提升至第7位。
“创”出新天地
产学研合作持续产生效益
创新技术、创生人才、创造效益,院士工作站辐射出的能量,不止于数字。
除了消防机器人、排爆机器人等科技产品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外,在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农业等领域,院士工作站也在持续赋能。
两年前,以乡情、亲情为纽带,湖南禾益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学生命学院合作建立湖南禾益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谭天伟院士工作站。
通过产学研合作,公司在植物甾醇酯新型合成工艺开发、植物甾醇酯新产品开发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
湖南禾益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何炯斌告诉我们,近两年,公司与谭天伟院士工作站紧密结合市场需求,以植物甾醇酯为核心开展工艺研发和技术服务。截至目前,公司拥有3项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并成功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值得一提的是,该院士工作站基于生物催化的酯类新产品开发已完成小试,产业前景大好。
不仅如此,院士专家工作站还产生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6月14日,在湘潭飞龙牧业有限公司内,工作人员正忙着与客户商洽合作事宜。
“我们看中的不只是吴常信院士在沙子岭猪关键技术研究领域的造诣,还看重他所能集聚的资源和能量。”湘潭飞龙牧业有限公司吴常信院士工作站发起人吴买生介绍,2018年,因共同的梦想,公司与吴常信院士一拍即合,建立飞龙牧业有限公司吴常信院士工作站。
4年来,在吴常信院士及团队的指导下,湘潭市完成37个沙子岭猪产业养殖基地改扩建工作,新增产能达到50万头,建立生态农场30个,累计出栏沙子岭猪及杂优猪50万头,实现沙子岭猪全产业链年均产值近20亿元。尤其是2020年12月,湘沙猪配套系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获畜禽新品种证书,次年又被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名录》,成为我省第二个通过国家审定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畜禽新品种配套系。
市科协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院士与企业共同搭建产学研用有机结合的创新平台,把全国乃至国外的科技资源和创新要素引到湘潭来,引到企业去,引到研发第一线,不仅有利于增强湘潭市企业自主研发能力,还培养了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创新人才。
建起“立交桥”
合作迈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
我们了解到,湘潭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已经不是单向的技术推广和一次性成果转化,而是基于双向内在需求基础上的紧密“联姻”。在合作内涵与功能上,也已从项目合作拓展提升到发展战略咨询、关键核心技术研发、重大专项合作承接、创新人才集聚与培养等。
在湘潭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奋力建设“四区一地一圈一强”的关键期,湘潭市将如何来提升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合作效果和运行质量呢?
市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他们将以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为主要抓手,让院士牵头的团队在湘潭创新发展中发挥作用上下功夫。同时,与湘潭人才工作紧密结合,与湘潭深化改革、经济转型升级所需的关键技术攻关紧密结合,与培养本土青年科技工作者和专业技术团队紧密结合,探索构建一个以人才为核心的创新服务体系,为创新发展搭建更深层次、更宽领域交流合作的“立交桥”。
主办单位:中共湘潭市委组织部
ICP备案号:湘ICP备190128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