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详情

聚才湘潭 价值莲城②丨“育”出人才集聚“蓄水池”

时间:2022-10-31

“聚才湘潭 价值莲城”系列报道②

“育”出人才集聚“蓄水池”

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陈静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人才工作,基础在培养,难点也在培养。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把培养人才作为提升人才自主供给能力的关键之策,统筹各类人才培养,特别是结合湘潭实际,大力培养领军型青年企业家,加快高层次领军人才培养选拔,大力培育适用技能人才,锚定需求精心育才按下“快进键”。一幅“千里马”竞相奔腾、“金凤凰”展翅翱翔的画卷在莲城大地徐徐铺展。

培优青年企业家

“这是柠季的进店手办,这是星巴克的微型咖啡杯,早两天,我还和导师商量,做一款‘我的茶颜店’玩具,搭配茶颜悦色的茶包,送给消费者。”作为我省最大食品级塑胶玩具制造企业掌舵人,湖南桑尼森迪玩具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杰的办公桌上摆满了各色玩具,他的脑海里则装着市场营销的各种“金点子”。他说的导师,正是湖南茶悦文化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吕良。

9月22日,湘潭市首届“青董班”赴长沙考察学习。活动现场,老百姓大药房集团董事长谢子龙、天下凤凰文化旅游产业集团董事长叶文智、步步高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海霞、拓维信息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新宇、湖南茶悦文化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吕良、高诺集团董事长毛铁成为“青董班”新任导师,和青年企业家们拜师结对,授业解惑。

“此次拜师仪式意义重大,虽然行业各有不同,但这些与湘潭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导师们都在各自的领域内拥有强劲的实力,对青年企业家的成长很有帮助。”“青董班”班长、湘潭宏大真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黄乐坦言,这次学习收获很大,不仅学到了企业大咖宝贵的企业管理理念、先进的管理技术,而且很多好项目好点子,在师徒的日常交流中开始孕育。

青年企业家是企业家队伍中最有朝气、最有活力、最有创造力的群体,肩负着时代使命和责任。湘潭市把企业家队伍建设作为全市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一环,今年年初正式启动“青企赋能 聚力兴潭”湘潭市青年企业家培养计划,制定了系统完备的培养规划,统筹开展了企业家导师制培养、企业家外出培训、青年企业家长期培养、企业家挂职交流等系列培养活动,计划5年内培养领军型青年企业家300名。同时,湘潭市将服务企业家作为服务人才专家及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建立企业家“人才库”,提供“店小二”式服务,每两年开展一次优秀企业家评选等。

成就高端领军人才

“海牛”探海,再传捷报。10月6日凌晨4时,随着“海牛Ⅱ号”在全球首座十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海域水深1560米处,顺利完成最后一个站位的深海海底低扰动工程地质取样,圆满结束本航次全部海底工程地质勘察任务。

这次出海意义非凡:是“海牛Ⅱ号”最新的一个工程化应用航次,通过对海底地层进行大深度勘察作业,探索最真实的海底原位地层信息,进而为该海域海底油气田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未来‘海牛号’系列海底钻机将开拓大洋科学钻探、海上风电场地质勘察、深海稀土勘探等领域,为我国参与国际海底竞争、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等发挥作用。”湖南科技大学海洋重点实验室主任、“海牛”项目首席科学家万步炎透露。今年,万步炎教授获评“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

“海牛Ⅱ号”深海钻机,吹响向“深海”进军的号角;湖南崇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华龙一号”超级心脏——主泵双向大推力滑动轴承,让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成功并网;华菱线缆制造的“脐带电缆”,结束中国载人飞船宇航员出舱专用电缆完全依赖进口的历史……从“神舟”飞天到“海牛”潜海,从太空航天“脐带电缆”到“井下蛟龙”,一系列高水平创新成果背后,都离不开高端领军人才的默默奉献。

人是科技创新最重要的因素。湘潭市大力推进高端领军人才培育,为科技创新人才心无旁骛开展科研攻关创造良好条件,提供全链条、全要素支持保障。除了万步炎教授获评“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之外,湘潭市积极组织企业、市属科研院所开展高层次人才、省科技创新人才等各类特色人才项目申报推荐,今年认定市高层次人才284人,3人获评国家“四青人才”、8人入选省科技人才托举工程项目。

储备“好工人”“金蓝领”

“要当个好工人。”“七一勋章”获得者、湖南湘潭钢铁有限公司电焊大师艾爱国的这句名言,如今成为湘潭市产业工人提升“技术含量”和“含金量”的动力,“好工人”不断涌现。这座老工业城市“产业链”转型升级有了14.8万技能“人才链”支撑,其中,“艾爱国式”的高技能人才占比24%。

“做好传、帮、带,实现高技能人才的传承是我的责任。”古稀之年的艾爱国依然每天上班,是湘钢“永不退休”的终身首席技师。湘钢高级工以上的焊工80%都跟艾爱国学过艺,多人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湖南省劳动模范等荣誉。

“我原来是金杯电工班的学员,参加工作5年,我也可以带徒弟了。”金杯电工电磁线有限公司员工杨锦涛说。充分发挥科教资源优势,湘潭市强化校企合作,采取“融产入教、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方式,定向培育一大批产业类技能人才。金杯电工与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湘潭技术学院、湖南软件职业技术大学合作,开设“金杯电工班”。“从招考、授课、实习、就业,公司全流程参与,学员考核合格即可就业,入职后表现好的还可以享受免息购房借款、股权激励等。”金杯电工管理部副部长刘冬梅介绍,“订单班”共培养了200多名学生,最后优中选优招引了40多人进公司工作。

为了让“当个好工人”蔚然成风,湘潭市建立企业职工终身培训机制,采取企业新型学徒制、岗位技能提升培训、“金蓝领”高技能人才培训等方式,实现企业职工培训的全覆盖。对接湖南省产业发展要求,湘潭市将政府补贴的“三高四新”工种由30多个提高到400多个。深化“匠育良才”——艾爱国技能传帮带活动,每年保障50万元技能人才传帮带工作经费,引导技能人才开展各类传帮带活动,助推“好工人”成就“金蓝领”,变技能明星“亮一点”为技能人才“亮一片”。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加快建设“四区一地一圈一强”,离不开一支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湘潭市着力打造人才集聚“蓄水池”,既提升企业家素质,又着力培育高端人才,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为推动湘潭高质量发展积蓄了澎湃动能。




主办单位:中共湘潭市委组织部
ICP备案号:湘ICP备19012868号-1

文明城市人民建
文明城市为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