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乡村振兴看湘潭·走基层丨曾志君:聚焦“五大振兴” 共绘壮美乡村新画卷

时间:2022-11-29

“乡村振兴看湘潭·走基层”系列报道之四

聚焦“五大振兴” 共绘壮美乡村新画卷

——专访岳塘区委书记曾志君

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黄武平

岳塘区位于长株潭都市圈中心、绿心中央公园周边,又是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区位交通、产业基础、人文资源等优势十分明显。

近年来,岳塘区主动扛起“湘潭北进”大旗,勇担“融城先锋”使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民生福祉不断增进,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步伐铿锵有力,产业发展、人才培育、文化科技、生态环境、组织建设等5大领域捷报频传。在最近开展的“乡村振兴看湘潭·走基层”媒体采风活动中,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专访了岳塘区委书记曾志君。

记者:近年来,岳塘区特色农业不断壮大,产业振兴之路越走越宽,请您介绍一下主要举措和成就。

曾志君: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我区坚持精准发力,积极发挥龙头企业引领效应、特色产业集聚效应、相关产业融合效应,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其中,以伟鸿食品、云通物流、金阳水果城等经济实体为主导,整合岳塘经开区规模化仓储集群和一站式物流集散场站,助推国家农产品骨干冷链物流基地逐步成型。以国家4A级景区盘龙大观园为依托,带动周边昭山镇、荷塘街道13家花卉苗木经营主体,大力发展“一县一特”花卉苗木产业,建成中南地区规模最大、花卉苗木种类最多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生产基地总面积12628亩。全区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有关经验成果,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作为全国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同时获评全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县(区)。今年建设的正江、五星两村蔬菜产销基地,采取“国企+村集体+农户”“订单农业”模式,与区内湘钢、湘电等大型国企建立利益联结关系,实现了多方共赢。

记者:广纳英才,广储贤才,积极发挥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智囊团”作用,是岳塘区始终坚持的一项重要抓手,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曾志君:概括起来讲就是引才、育才。一方面,根据本区实际情况,制定了《岳塘区人才引育五年发展规划》,出台并实施人才引进优惠政策,让优秀青年人才和致富能人积极返乡就业、创业。同时,聘任非公经济代表作顾问和产业扶贫指导员,让更多的人投入到乡村振兴中来,为发展村集体经济、建设美丽乡村贡献智慧和力量。另一方面,在市、区人才库中优选各类专家,定点扶持产业创新项目。围绕水稻蔬菜种植、畜禽水产养殖、农药化肥减量等主题,将课堂搬到田间地头,累计培训新农民1060人。牵头开展长株潭“百名导师”走基层暨乡村振兴人才创新创业训练营活动,成立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懂农业、敢创新、善管理、能带头的乡村能人。

记者:岳塘区围绕文化振兴走出了一条人文化、特色化、个性化之路,在全市率先获评省级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县(市)区。请问有哪些好做法、好经验?

曾志君:一是激发文化产业活力。利用盘龙大观园、昭山、法华山、仰天湖等旅游资源,发展特色文旅产业,打造长株潭都市休闲之旅、乡村休闲游、研学之旅、红色之旅、长株潭绿心生态游等5条文化旅游精品路线,带动周边观光休闲农业发展。其中,昭山镇七星村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二是强化文化阵地建设。按照“五有”标准,完成全区27个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每年开展政策理论宣讲、文艺宣传、科技普及、卫生健康、扶贫帮困等活动1500多场次。

三是丰富文化生活内涵。依托春节、端午、中秋、重阳和“农民丰收节”等,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打造了“周周乐”“情满岳塘”等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品牌。通过龙狮表演、歌舞、快板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节目,积极培育乡村文明新风。

记者:请您谈一谈岳塘区在生态振兴方面采取的重要举措。

曾志君:生态的魅力在乡村,乡村的活力靠生态。近年来,我区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群策群力,真抓实干,用“生态绿”描画乡村振兴新蓝图。第一,清退关停化工企业。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有序关停竹埠港28家化工企业,全区污水处理率达95.5%,Ⅲ类或优于Ⅲ类水质达标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为全省湘江保护与治理提供了样板。第二,抓实抓细美丽乡村示范创建。以省级美丽乡村荷塘村、省级精品乡村七星村为依托,打造全区乡村旅游精品示范点、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共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7个,建设美丽屋场43个。第三,不断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建立健全“户分类、村收集、区转运”的生活垃圾处理体系,付费制实现农户全覆盖,每年应收尽收。并在全市率先实施“厕所革命”农村户厕商业保险制,目前全区农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100%。同时,每周五定期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志愿服务活动,党员、干部带头,用实际行动引导村民养成健康、文明、生态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记者:注重组织振兴,筑牢乡村振兴“主阵地”,岳塘区的现实经验成果和长远目标是什么?

曾志君: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第一工程”,我区始终把党建引领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和根本保障。牢固树立“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理念,组织机构健全,激励机制完善,形成了上下联动的工作体系。创新推出“党建+网格”管理模式,选优配强驻村工作队伍,积极发挥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党员干部领头雁作用,全面落实党员联系服务群众“五个到户”,共有2139名党员志愿者联系16238户,切实为群众提供服务、解决困难。努力打造“两带七点”乡村振兴示范样板,积极探索“产业+党建”发展新路径。持续加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村集体和村民群众增收。去年,全区27个村中,有9个村经营性收入达100万元以上,农民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位居全市第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接下来,岳塘区委区政府将紧紧围绕省、市有关指示精神,坚持党建引领,继续聚焦“五大振兴”重点任务,保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坚强定力,带领全区干部群众真抓实干、砥砺前行,努力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主办单位:中共湘潭市委组织部
ICP备案号:湘ICP备19012868号-1

文明城市人民建
文明城市为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