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实干担当答好“一线考题”
——市资规局践行“四下基层”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全媒体记者 杨阳 通讯员 赵勇
制定优化土地要素保障助推产业升级、加强土地利用促进城市更新的若干措施,从经营性用地和产业用地两端发力,着力引导土地要素精准投放,推动土地存量转化成经济增量。“交房即交证”实现常态化,新建房地产项目全部实现“交房即交证”,2023年新增14个项目4350户……
在第二批主题教育中,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传承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持续推进“走找想促”“心连心走基层、面对面解难题”活动,聚焦要素保障堵点难点和诉求建议,深入一线调查研究,组建专班强化服务,现场办公精准对接,为全市经济稳中有进提供坚强有力的自然资源要素支撑。
深入一线解难题。市资规局党委始终把调查研究作为发现问题、了解实情的重要抓手,制定了全系统大兴调查研究实施方案,班子成员根据现场办公巡回服务情况,全面梳理各地反映的问题情况和意见建议,精准确定10个调研课题,该局班子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研36次,形成专题调研报告10篇,发现问题42个,切实把要素保障中的难点堵点问题找准查实。2023年,调研成果已转化为制度性文件及工作机制14份,为要素保障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支撑。他们深入5个县(市)区、重点用地项目现场,通过听意见、看现场、发问卷、座谈等形式开展调研工作,特别针对重点民营企业建立挂钩帮扶机制,力求将难点堵点解决在基层,问题化解在一线。
组建专班优服务。项目是发展的主引擎。市资规局深化重大项目保障专班和“2+4+N”会商调度机制,对486个省、市重点项目和市委、市政府交办的项目实行清单制管理、挂图作战,通过主动上门服务、凝聚部门合力、全过程跟踪调度、积极争取国、省支持,全力服务产业强市“千百十”工程、“四区一地一圈一强”建设。全面配齐“线上、线下”两套人马,优化用地用矿要素保障服务,每到一地,前方人员现场指导用地报件组卷、补正;后台工作人员全员在线审查,加班延时服务,切实提升要素保障实效。2023年,全市获批国有建设用地项目51个共2719亩,完成集体建设用地审批项目55个共695.2亩,临时用地审批项目10个共414.2亩,有力保障了长株潭生产服务型物流枢纽(湘潭九华)铁路专用线、吉利新能源LCV商用车、河西环卫一体化、竹埠港实验中学等项目用地需求。
成果转化强保障。在要素保障方面,成功争取湘潭市纳入全国43个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城市之一(全省仅长沙、湘潭),首批制定出台23项政策措施;指导湘潭县成功纳入国家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地区,明确了七项入市工作机制,完成入市6宗土地(58.62亩),成交金额1073万元,实现土地增值收益221.5万元,直接增加农民集体收益175.4万元,有效激活了农村土地资源要素;建立采矿权“净矿”出让工作机制,挂牌出让矿权1个,成交价格1.64亿元。在自然资源保护方面,深入推进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专项行动,2023年盘活批而未供土地12273亩、闲置土地2954亩,以及园区低效用地2028亩;在全省率先出台绿色矿山动态监管考核办法,全市14家生产矿山全部建成绿色矿山,其中国家级2家,建设标准和比例在全省排名第一。在规划引领和管控方面,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编制《湘潭市国土空间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为解决规划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实现规划管理要素全覆盖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在服务民生方面,扎实推进不动产登记服务提质提效,与湖北荆门、广东阳江实现“跨省通办”,创新开展“水电气同步过户”和“带押过户”。完成实景三维韶山建设,“云上韶山”全域旅游智慧地图正式上线,打造湖南红色文旅新名片。
主办单位:中共湘潭市委组织部
ICP备案号:湘ICP备190128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