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详情

湘潭市工业经济开启“升级”模式

时间:2024-02-02

600-xxt2024-02-02~1|吉利汽车自动化生产流水线。 (本报记者 李新辉摄)7155.jpg

吉利汽车自动化生产流水线。 (全媒体记者 李新辉摄)

创新实施“三改一扩” 真抓实干稳进提质

湘潭市工业经济开启“升级”模式

全媒体记者 吴新春 通讯员 雷理湘

湘钢集团营收突破千亿、盈利能力全国领先,吉利汽车、湖南裕能等百亿级企业稳步壮大,蓝思科技爆发式增长首次突破百亿,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单项冠军企业数量倍增,22个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竣工投产……2023年,湘潭市以“千百十”工程为总抓手,创新实施“三改一扩”行动,推动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全市工业经济稳进提质。

最新经济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结果:2023年1-12月,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5.9%,较全省平均水平高0.8个百分点,排名全省第六;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0%,同类市州第二;湘潭市连续三年上榜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位居第67位,全省第三;全市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8.9%,稳居全省第一。

2023年,湘潭市工业经济开启了一段“升级”模式。

“三改一扩”, 打造增强发展质效的引擎

在2023年的工业经济发展中,“三改一扩”可谓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改一扩,即技术改造、数字化改造、减排减污绿色低碳化改造、扩产增效。2023年,湘潭市创新推出“三改一扩”三年行动,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

为支持引导企业实施“三改一扩”,湘潭市制定出台了三年行动方案和专项扶持政策,成立工作专班,推行“政府高层+企业高管”“专题调度+专业服务”“政务服务+政策保障”和项目库动态管理机制。经梳理,确定2023-2024年“三改一扩”项目238个,总投资251.18亿元,项目达产达效后,预计新增产值550亿元、税收20亿元。

心动不如行动。

技改提质方面,湘潭市发挥政策资金激励作用,引导企业开展技术改造,促进协同创新。湘钢集团实施系列提质增效项目,在行业大面积亏损情况下,2023年实现盈利35.5亿元。湘潭市还培育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8家、工业设计中心4家、新材料中试平台2家;湘钢、傲派自动化获批省先进制造业关键产品“揭榜挂帅”立项,立项数全省第三;湘潭5家企业入选省消费品工业“三品”标杆企业,获批数量全省第一。

数改赋能方面,湘潭市深入开展“智赋千企”行动,组织全市350名干部和120名专业技术人员联点服务1375家企业。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协同推进,2023年,电子信息制造业营收增速位列全省第一;累计获批省数字化转型贯标试点企业21个,同类市州第一;新增4519家企业“上云”,完成年度任务的302.07%,完成率全省第一。华菱线缆获评国家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示范,三一(韶山)风电入选全国“2023年5G工厂名录”。此外,新增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1家、优秀场景2个,列全省第三。

“绿改”转型方面,湘潭市全面推行绿色制造,湘钢获评省工业碳减排标杆企业。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3家、工业绿色设计示范企业1家,15家企业获评省级绿色工厂,2家企业入选省绿色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绿色产业蓬勃发展,湘乡绿色化工产业园成功获批,全国首条短程低碳废锂离子电池资源回收生产线开工建设,湘潭金弘通过省级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示范项目验收。

集聚集群,吹响加速产业能级的号角

传统的湘潭工业经济存在着企业大而不强、企业间关联度不够、产业链不长的问题。2023年,集聚集群吹响了产业能级加速的号角。

湘潭市深入实施产业链“强链”计划,坚持“四长联动”,制定出台汽车及零部件、先进储能(动力)电池及材料、先进钢铁材料、医疗器械4个产业政策,建立先进制造业企业“白名单”制度,更新完善产业链图谱和客商库,积极开展产业链招商、产销对接、产融对接、产学研对接等活动,产业链与价值链、资金链、创新链、政策链深度融合。2023年,10条工业优势产业链规工总产值同比增长7.5%,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10个(含13个10亿元以上项目);促成130多个产销协议签约,全市产业整体本地配套率提升2-3个百分点。汽车产业集群跻身省先进制造业集群,电机电控和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群成为省级培育对象。

湘潭市还在加强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上下功夫:实施百亿企业“聚变”、规工企业“扩张”、专精特新“裂变”计划,主动服务、分类指导、梯度培育。2023年,湘钢营收超千亿,蓝思科技营收首过百亿,新增营收超五十亿企业4家,超十亿企业8家;裕能上榜财富中国500强、民企500强,10家潭企进入“2023湖南制造业企业100强”,3家制造业企业在A股上市;全年新增规工企业145家,净增28家,超额完成省市目标任务;293家企业入围创新型中小企业,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达37家,省级130家、达251家;湘电等15家企业产品获省级单项冠军,全省第四;获评国家级、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2家、5家,居全省第二、第三。

在强化项目协调服务方面,湘潭市建立投资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台账,健全月报分析制度,及时协调解决重点项目建设中的困难问题。22个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竣工投产,4个省“万千百”工程重点项目、19个市先进制造业项目协调指挥部调度的重点项目全部提前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吉利LCV项目作为以稳促进的典型得到省市领导高度肯定。

精准服务,筑牢实现稳定增长的底板

工业经济要稳定增长,离不开政府部门精准的服务。2023年,湘潭市以科学的运行监测和有力的“千百扶培”工作,为企业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安全保障。

在强化运行监测上,市工信部门健全工业运行专报、工业运行专题培训等制度机制,强化部门协调和市县联动,及时协调解决苗头性、倾向性、趋势性问题,全市工业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在深化“千百扶培”上,结合“心连心走基层、面对面解难题”“走找想促”等活动,市工信部门扎实推进助企纾困“千百扶培”计划:完善困难问题收集、研究、解决、办理、销号闭环管理机制,全年收集解决企业反馈的各类困难问题2218个;编印发放惠企政策汇编千余本,“线上+线下”多形式精准推送解读,督促兑现全市工信、科技线上未到位奖补资金1亿余元;助力10个项目争取中长期贷款等政策性金融工具资金额度23.05亿元,为177个项目争取中央、省级转移支付资金2.61亿元,超额76.35%完成市定争资争项任务;全面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牵头推进市化债办摸底上报的5.71亿元拖欠账款清偿,无分歧欠款 5.64亿元在2个月时间内清偿完毕……

此外,市工信部门还落实安全生产“三管三必须”要求,常态化督促企业开展安全隐患自查整改,扎实做好全面深化改革、信访维稳、无线电管理保障等各项工作,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保障。




主办单位:中共湘潭市委组织部
ICP备案号:湘ICP备19012868号-1

文明城市人民建
文明城市为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