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在线3月11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阳)“新质生产力,起点是‘新’,关键在‘质’,落脚于‘生产力’。”3月7日,正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湘潭宏大真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黄乐接受连线采访,讲述自己对新质生产力的理解。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力”成为黄乐关注的重点。
宏大真空是湘潭本土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是一家集新材料研发、新工艺设计、智能制造真空技术装备和服务于一体的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公司主要真空技术装备产品服务于5G新型显示、光伏新能源、微电子半导体等电子信息产业链,解决了该产业领域“卡脖子”技术,实现真空技术装备的“国产替代进口”。
从一家不起眼的小企业,成长为国内纳米层膜材料技术研发及高端真空镀膜设备的“领军企业”,宏大真空跨越发展的秘诀在于科技创新。
“企业自身要从‘新’上下功夫,不断开发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也要在‘质’上提质增效。”黄乐介绍,近两年,宏大真空加大研发投入,开发出显示盖板微晶抗反射加抗刮痕加抗污渍的三合一纳米涂层镀膜技术和装备,成为新的市场核心竞争产品。同时,公司在湘潭经开区建设的国内最大真空技术创新基地投入使用,提升了装备制造产能和产品质量,加快专利创新转化的质地,提升公司管理等方面的质效,推动形成了新质生产力,塑造了新动能新优势。
在真空镀膜装备细分领域精耕细作多年,黄乐一方面为我国真空产业的迅速发展而欣喜,另一方面也为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短板而忧心。他介绍,虽然我国真空产业发展迅速,但在高端技术和关键零部件方面仍依赖进口,面临国外技术垄断和“卡脖子”问题。为此,他建议,支持国产真空技术装备中试平台建设,围绕真空纳米涂层产业链,鼓励相关材料、设备、生产、服务等产业上中下游企业入驻中试平台和基地,并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打造真空纳米镀膜装备产业集聚区。通过中试基地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强上下游企业合作,提高整体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
在崇尚科技创新的同时,黄乐也十分关注保护创新。今年,他还提交了关于筑牢基层知识产权防线,强化工作体系与保护力度的建议,着力解决知识产权维权取证难的痛点。
主办单位:中共湘潭市委组织部
ICP备案号:湘ICP备190128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