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详情

湘潭市挥好人才评价“指挥棒”,让职称“称职”起来

时间:2022-01-07

  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郑镱慧子


  职称是专业技术人才的能力标识,被称作评价专业技术人才的“指挥棒”。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发挥好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天地,让作出贡献的人才有成就感、获得感。


  2021年,湘潭进一步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狠抓落实,完善配套政策,向基层人才倾斜,为人才晋升通道“清淤”,给用人单位放权,让人才穿上“合脚鞋”,改革红利逐步显现。


  倾斜基层


  鼓励人才向基层流动


  上课、批改作业试卷、辅导学生开展自习,38年来,湘潭县石潭镇古城中学老师刘长林一直奋斗在湘潭教育战线基层,这些是他的日常工作。“每天都是忙忙碌碌,没有时间写论文,而且乡镇学校副高职称岗位职数少,科研成果少,竞争也很激烈,渐渐的,我就不去想评职称的事了。”他即便业绩突出,也对副高职称评审望而生畏。


  2021年,乘着湘潭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东风,他得以申报“资深乡村教师”职称评审,于当年5月份取得资格证书,可享受副高待遇。“很有荣誉感、认同感,现在大家都觉得很有盼头。”刘长林说,单位早已为他办理兑现待遇手续,每个月工资能增加300多元。


  多年来,乡镇基层事业单位高级岗位设置相对少、科研成果少、基层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晋升难度大,一般人员评上中级职称后,就很难再进一步评审副高级职称,工作多年评上副高职称就到顶了,一定程度影响基层人才工作积极性,导致基层事业单位“招才难、留才难”,制约了乡村振兴发展。


  2021年,湘潭市深入实施基层教育、卫生职称制度改革,制定出台《湘潭市基层中小学岗位乡村教师职称制度实施办法(试行)》《湘潭市资深乡村教师职称制度评审办法(试行)》《湘潭市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高级职称评审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在不占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的前提下,对基层教育、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实行职称职数单列、年度计划、总量控制、定评定聘。在评审过程中,破除唯论文、唯学历、唯奖项倾向。同时,建立相对独立的基层职称制度体系,如基层中小学岗位乡村教师职称制度和资深乡村教师职称制度,让符合申报条件的基层教师都享有符合条件“直接评聘为基层高级教师”的权利,打破基层人才职业晋升“天花板”。


  2021年,全市完成基层中小学岗位乡村教师和资深乡村教师评审,共评审正高级3名,副高级56名,资深乡村教师309名;完成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才高级职称评审,共评审正高级1名,副高级24名,让扎根基层的教育、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发展有空间、晋升有通道,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畅通渠道


  申报人数大幅增加


  改革前,湘潭市民营企业一年内取得中初级职称的有693人;改革后,取得中初级职称的达到1530人,增长1.2倍。


  这里说的改革,是指自2021年湘潭市完善的民营企业职称制度——进一步畅通了人才职称认定和评审两个申报通道,由以前的只能通过档案管理机构申报,变成档案在湘潭的由管理机构受理申报,档案没在湘潭的,通过个人承诺、所在企业审核、县市区(园区)人社部门兜底服务的方式进行申报。透过前后数字对比,这项改革给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带来的积极变化可见一斑。


  对这一变化,知名德资企业舍弗勒(湘潭)工厂的项目经理敖登魁感受颇深。“按照过去的职称申报条件,像我这样在潭工作的外地人,不能直接在湘潭申报,必须到档案所在地办理申报,如果资料有问题,我就得多次往返两地办理,复杂的流程让我打了退堂鼓。”敖登魁说,舍弗勒是一家全球性的企业与工业产品供应商,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本土化人才,像他一样档案不在本地的同事比较多,申报职称非常不便。


  伴随职称改革不断深化,湘潭市相继出台了多个深化民营企业职称评审和认定改革的文件,降低了学历、年龄等门槛,坚持能力实绩导向,对符合条件的甚至可“跳级申报”,还打破了户籍、身份、档案、所有制等制约,在全省率先为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和认定通道“清淤”。


  同时,根据企业需求,市人社部门积极开展政策宣传,通过业务科室同志点对点上门服务、或邀请往年已评审通过的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亲自“开小灶”的方式,为重药控股湖南民生药业、时变通讯、金杯电工、崇德科技等众多企业,提供民营企业职称申报政策、应对高级职称的面试答辩、材料准备和装订等方面的服务,用实战经验为专业技术人才提供指导。


  通过这些绿色通道,湘潭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才申报职称的积极性明显提上来了,一大批“敖登魁”们在湘潭顺利取得各级各类职称。


  社会认定


  专业人做专业的事


  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脚知道;人才行不行,用人单位和行业系统最有发言权。


  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是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方向。为充分发挥用人主体在人才评价中的主导作用,湘潭市职改部门也在积极开展职称专场评审和社会化评审试点工作。


  根据我省相关系列(专业)申报评审条件,结合湘潭产业发展需求,2021年下半年,市人社局发布了《湘潭市产业人才中级及以下职称专场评审试点方案》,围绕机械工程和电气工程两大专业相关产业人才,将评审权由原来的政府部门下放至行业协会(学会)、产业园区等,根据产业人才评价需求单独设专场,试点民营企业职称的专场评审和社会化评审,为湘潭市优势产业和地方特色产业提供精准人才评价服务。


  参加了湖南中部电力科技产业园专场评审的湖南宇锦电力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负责人谭欢,在谈及感受时说:“评审条件更加接地气,更加符合我们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实际;评审专家更加专业化、社会化;评审的过程服务细致到位,流程公开透明,结果客观公正。”


  放权不等于撒手,松绑不等于松懈。市人社部门在放权的同时,准确把握“谁来放、放什么、怎么放”和“谁来管、管什么、怎么管”的关系,科学界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职称评审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用人单位等责任,完善职称评审委员会及办事机构工作程序、评审规则和责任追究机制,组织评审机构组建评委库,开发评委抽签程序,实行电脑抽签产生评委,确保专业技术人才的学术水平和真实业绩得到公平公正评价,提高职称评审的严肃性和公信力。


  2021年,湘潭市机械工程专场中级职称评审参评58人,通过46人;电气工程专场中级职称参评69人,通过50人,激发了专业技术人才深耕专业、多作贡献的热情,为职称专场评审和社会化评审试点工作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主办单位:中共湘潭市委组织部
ICP备案号:湘ICP备19012868号-1

文明城市人民建
文明城市为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