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详情

湘潭市大力推介农业农村工作优秀经验成果

时间:2022-02-25

抓典型 树榜样 兴三农

——湘潭市大力推介农业农村工作优秀经验成果

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黄武平

春雷奏凯歌,瑞雪兆丰年。2月22日,市委农村工作会议重点推介湘潭县粮食生产、湖南华银绿色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三产融合发展等十大优秀经验,其中有6个先进集体或个人作典型发言。为持续推进湘潭市农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树立了鲜艳旗帜。

湘潭县

党政同责 全力稳定粮食生产

湘潭县始终扛牢农业大县政治责任,坚持把粮食生产作为“国之大者”抓紧抓实。去年,全县粮食播种总面积125.55万亩,总产量59.69万吨,超额完成粮食生产各项指标任务,获评全国先进,受到省政府“真抓实干”激励表彰,县农业农村局获得农业农村部粮食生产先进集体表彰。

一年来,湘潭县坚守党政同责政治要求,进一步健全责任体系,细化任务分解,加强督查督导,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严格执行耕地保护政策,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建成高标准农田7.32万亩。突出示范引领、项目带动和主体培育,有效整合各类涉农资金,持续加大对早稻集中育秧补贴力度、粮食生产经营主体技术指导和政策扶持力度,创办双季稻轮作“早专晚优”高标准万亩示范片、千亩示范片,以及红薯、高粱高产示范片多个。全年耕作面积30亩以上的粮食规模经营主体2968户,共计流转耕地54万余亩;拥有粮食加工企业41家,其中市级以上龙头企业4家,年总产值达6.79亿元,粮食产、加、销经验成果全国领先。

雨湖华银

三产融合 赋能都市农业发展

位于雨湖区姜畲镇青亭村的湖南华银绿色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华银生态园,流转土地700余亩,累计投资2亿元,集生态农业、乡村旅游、拓展训练、农事体验、科普教育、综合会议、绿色餐饮等于一体,先后获得全国五星级休闲农庄与乡村旅游精品园区、湖南省农民田间学校、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荣誉称号或授牌。去年实现销售收入7400万元,带动农村居民就业300人,年接待游客40万人次,是湘潭市三产融合的优秀典型。

该园坚持聚焦高标准高技术种植,做精一产;聚力高水平高质量加工,做强二产;聚心多方位多维度融合,做活三产。在省农科院、湖南农大等机构专业人士指导下,生产基地实现设施化栽培、数字化管理、科技化支撑,为一二三产业融合打下了良好基础。

韶山汇弘

龙头带动 生猪产业链长而强

近年来,韶山市汇弘实业有限公司在推动生猪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方面成绩斐然,先后获得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省生猪屠宰标准化示范厂”“省级优秀冷链物流企业”“国家AAA级冷链物流企业”等荣誉,去年总产值13.2亿元,利税3000万元,带动就业1010人,为农民增收6000万元以上。

汇弘公司的成功经验主要表现在“强强联手,做实强链龙头;内夯外拓,突出产业延链;精心管理,优化链条运营;创新发展,补齐链条短板。”该公司在韶山高新区建设标准厂房3万多平方米,冷库2.8万平方米,年屠宰规模100万头,库存容量5万吨。通过数字化管理、智能化生产、差异化运营,实现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

湘乡泉塘

创新举措 环境整治卓有成效

人居“小”领域, 做好“大”文章。湘乡市泉塘镇泉塘村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村民群众主体作用,稳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在湘乡市内率先实现了零保洁员、零垃圾池、零落地垃圾的“3个零”突破,成功跻身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特色精品乡村、乡村振兴创建示范村、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单位等行列。

在连续开展多年的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治理过程中,泉塘村积极摸索、大胆尝试,逐渐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和经验。以“小网格”聚揽“大人气”,激活村民自治“一池春水”。以“小积分”撬动“大文明”,“兑”出乡村美好生活。以“小气候”优化“大环境”,抓好村容整洁“关键少数”。以“小系统”托起“大服务”,建立垃圾处理良性体。以“小行动”树立“大导向”,营造全民参与浓厚氛围。其中,全面取消保洁员聘用制度,推行人居环境理事会成员分片负责制、垃圾处理付费制等举措,为保洁常态化、自觉化提供了强劲动力。

农发行

点面结合 金融支农促进振兴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财、物等基本要素投入,其中资金投入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去年,农发行湘潭市分行扎实做好“金融支农”工作,全面落实“服务乡村振兴”任务,从点、线、面三个维度促进湘潭市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和农民富裕富足目标实现。到年底,全行贷款余额133.81亿元,净增8.61亿元。

围绕国家粮食安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农业现代化、农业农村建设、区域协调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等6大领域,农发行湘潭市分行坚持找准中心点、着力点和发力点,主动下沉企业,了解客户融资需求。高效推进“三条线”,即精准工作路线、强化服务主线、重抓农业基线。全面发力“四个面”,在全省率先开展粮食信用风险基金贷款模式,持续擦亮“粮食银行”金字招牌;接续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文章,全面推进“企业产业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模式,全年累计向具有帮扶成效的客户投放帮扶贷款11.81亿元,间接带动脱贫困人口稳定增收。

胡孝阳

乡贤反哺 穷山村旧貌换新颜

“回报家乡,助力振兴”,这是湖南北马峰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孝阳的心声。近年来,他用实际行动、丰硕成果,赢得了省、市“最美新乡贤”和市级“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出生于湘潭县花石镇天马山村的胡孝阳,在外打拼30余年,如愿成为工商界成功人士,但他一直对农业、农村、农民怀着深厚感情。2016年,在当地党委政府“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的号召下,胡孝阳欣然回村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先后投资近2亿元改善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开辟种养殖基地,修建农产品加工厂。截至去年,流转耕地3000亩、山地9000亩,形成了“一个主体、两大企业、三大养殖、四大种植”的产业格局。带动周边村民就业5000余人,年发放劳务工资1800多万元;农户通过就业和产业增收,年纯收入最高达50余万元,最少的也有近万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20万元以上。同时,他积极创新经营管理模式,带动周边10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做大做强、增产增收。




主办单位:中共湘潭市委组织部
ICP备案号:湘ICP备19012868号-1

文明城市人民建
文明城市为人民